系统底层安全:从内核到基础服务的防护基线
应用层防护:容器化与Web服务的安全配置
监控与应急响应:构建安全闭环体系
问题1:2025年ubuntu云服务器面临的最新型攻击手段有哪些?
答:2025年针对ubuntu云服务器的新型攻击主要包括三类:一是应用层慢速攻击,如基于HTTP/2的“HTTP/2 Flood”,攻击者通过持续发送碎片化请求耗尽服务器资源,较传统SYN Flood更难被普通防火墙识别;二是容器逃逸攻击,如CVE-2025-2345漏洞,利用容器运行时权限配置缺陷突破隔离;三是供应链攻击,通过篡改Ubuntu官方源或第三方依赖包(如Django、Nginx模块)植入恶意代码,2025年第一季度已出现针对`python3-pip`的供应链攻击事件。
问题2:在安全加固过程中,如何平衡服务器性能与安全需求?
答:平衡需从三方面入手:一是选择性启用安全功能,如UFW防火墙仅开放必要端口,禁用冗余模块(如Nginx的autoindex),避免过度配置导致性能损耗;二是优化资源分配,如容器设置CPU/内存限制(`docker run --cpus=1 --memory=2g`),监控工具选择轻量级方案(如Wazuh相比传统SIEM资源占用更低);三是采用分层防护,如WAF仅部署在公网入口,内部服务器无需重复防护,日志审计保留关键信息(如登录记录、文件修改),避免全量日志导致存储压力。